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,越来越多中外药企开始围绕产业链、技术标准和市场拓展等方向展开合作与探索。然而,在这一过程中,也不乏伴随而来的传言与舆论。株式会社津村(以下简称“津村”),正是被频繁提及的一个案例。

津村是日本汉方药领域的佼佼者,在1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标准化种植、现代化质量管理、循证医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厚经验。进入中国40多年以来,津村在原料药材、饮片、成药以及大健康等多个领域持续布局,可见其对中国中医药行业的长期投入。不过,津村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仍相对有限,当前正处于积极拓展与深化合作阶段。

而正因为津村的外资身份与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探索叠加,加之与部分本土药企之间曾确有合作接洽,网络上逐渐传出有关津村恶意收购、图谋垄断的传言,但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、药监部门等官方监管机构的公开信息,并无任何关于津村在华违规收购或垄断行为的认定或处罚记录。对津村所谓的指控,其实是缺乏事实依据的猜测,通过以讹传讹误导了公众对津村及其商业行为的认知。

事实上,津村与中国企业的接触,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双方寻求共赢发展的正常商业行为。例如,津村曾与紫光辰济、健民集团等企业进行过合作洽谈,尽管这些合作最终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,但整个过程均遵循了合规框架。这类“未果合作”本属商业领域常态,却在舆论中被过度解读,不仅偏离了事实真相,也不利于构建开放、包容、健康的中外合作环境。

这一案例也提示我们,应更为理性地看待外资企业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协作角色与价值。从企业层面来看,津村等国际企业的参与,实际上可以在标准体系建设、科研创新、跨市场对接等方面为本土企业提供借鉴与支持。特别是在当前中医药“走出去”过程中面临疗效验证、国际注册、现代表达等现实难题时,与具备相关实践经验的外企开展合作,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水平的传播与认可。

总而言之,在全球产业融合加速的背景下,面对津村等外企与本土企业的接触,我们不应用情绪化、标签化的方式解读一切中外合作,而更应从中看到中外药企在理念、资源、经验上的对话与协作可能性。中医药要真正走向世界,不能单靠自身努力闭门造车,也需要构建起互信、开放、可持续的中外合作机制,以进一步加速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。


相关新闻

要闻推荐

专题报道